\



研究:高脂肪食物擾亂生理時鐘影響\


\記者:樊劍萍







(法新社芝加哥六日電) 今天發表的醫學研究結果證實,高脂肪食物不僅對心臟不好,而且會擾亂人體的生理時鐘,並且引發一連串反應,干擾新陳代謝的許多功能。



醫學專家以老鼠進行的研究顯示,人體內部的二十四小時生理時鐘,與新陳代謝運作節奏的關係相當密切,生理時鐘控制人們睡眠與清醒的循環過程。



飽和脂肪食物帶來的高熱量足以擾亂人體生理時鐘的節奏,因此引發的惡性循環使得新陳代謝若干過程的時間也跟著紊亂,肥胖症與糖尿病的風險也隨著增加。



芝加哥西北大學內分泌學家巴斯說:「時間與新陳代謝幾乎是個聯合運作的體系,假如我們擾亂了兩者之間微妙的平衡關係,就會出現有害的結果。」這篇醫學研究發表在今天出版的最新一期「細胞新陳代謝期刊」中,巴斯是這篇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。



巴斯以兩組老鼠進行實驗,一組老鼠吃正常食物,另外一組老鼠吃高脂肪、高熱量的西式食物,實驗時間長達六星期。



吃西式食物老鼠百分之四十五的熱量來自於脂肪。兩星期後,這一組老鼠的進食活動與休息睡眠節奏自然的發生變化。



這些老鼠開始在它們通常休息或是睡眠的時間內進食。然而另外一組吃正常食物的老鼠,卻沒有出現這種行為方式的改變。



巴斯說:「吃西式食物這一組老鼠不僅是在正常進食時間吃的更多,而且這些老鼠的進食習慣也改變了。這些老鼠在通常的休息時間也吃東西,因此這一組老鼠的食物攝取量過高。」



除了行為改變之外,醫學專家在實驗室進行的實驗也顯示,吃西式食物這一組老鼠的腦、肝與脂肪組織傳送訊息的分子活動的程度也受到抑制,這些由基因製造的分子負責管制生理時鐘的節奏。



巴斯說:「攝取過多高熱量食物造成的傷害之一,就是擾亂生理時鐘機制的微妙平衡,這可能使形成糖尿病與肥胖症的過程加速進行。」巴斯指出,動物、植物與人類擁有的一個共同特徵,就是內部都有一具二十四小時運作的生理時鐘。



子宮頸疫苗 明年開放至45歲


民視 更新日期: 2007/11/07 13:09



去年國內核准上市的子宮頸疫苗,施打年齡為9-26歲,不過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,施打年齡可向上延伸到45歲,由於具有交叉保護的作用,所以預防[病毒]入侵的效果,高達九成以上。預計明年春天,台灣施打子宮頸疫苗的年齡,就會開放至45歲的熟女階層。打子宮頸疫苗,不再是年輕女生的專利,最新的子宮頸疫苗研究顯示,同樣的疫苗,對熟女也有相同的保護力。國外研究發現,子宮疫苗原本的施打年齡是9-26歲,現在證實到45歲,都有效,最重要的是,對人類乳突病毒的防護力,從70%提升到90%以上。預計,明年春天,台灣就將可施打年齡,擴大至45歲。子宮頸癌佔台灣女性的十大死排行榜第一,一年平均有900多人死於子宮頸癌。不過,醫生也提醒,子宮頸疫苗不能取代[抹片檢查],預防癌症還是得多管齊下。I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哇係小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