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吃得少也會胖



 



一、基礎代謝率低(基礎代謝率簡稱BMR)


1.  嬰兒時期BMR最高。


2.  20歲之後BMR與年齡成反比,女性囤積的脂肪又較男性多,是因為女性的BMR較男性低6~10%,在BMR低下的情況熱量無從消耗,只好以脂肪的型態貯存,而女性最易貯存的地方在臀、腰、腹、臂、大腿。


二、活動量降低


青少年活動量大,雖吃多但體重仍可維持,一旦生活型態改變,或年齡增加,缺乏運動,食量不變,就容易胖,故活動量減少,熱量無從消耗,若飲食不做調整,就會造成脂肪過度囤積。


三、體質的差異


動物性的食物→酸性體質;植物性的食物→鹼性體質


1.  酸性食物的代謝廢物多,代謝過程較多阻礙,體內滯留毒素也多,造成基礎代謝低落。


2.  鹼性食物都來自蔬果,代謝廢物少,故在飲食上應將體質改善為較健康的弱酸性。


 


四、飲食習慣的偏差


1. 吃東西速度快


從〝口〞到〝飽〞神經傳達最少20分鐘,吃得快來不及感覺,就已吃下大部份,慢則食用量會減少,故能將熱量降低。


2.     偏食


容易久缺某些元素,造成代謝不完全,現代人多重視蛋白質疏忽蔬果類的攝取,因而造成脂肪比率上升,和纖維的缺乏,長久下慢性疾病和發胖就發生了。


3.     進食的程序


中餐:以菜配飯加湯造成過量攝取。


正確:湯→蔬菜→蛋白質→﹝魚or雞﹞→飯﹝0.5hrs﹞→水果。以避免過度集中進食。


4.     不吃正餐,吃零食


正餐吃得少,仍會胖why


零食:高熱量、低營養、容易飽,影響正餐的攝取,又因其為高油脂、高糖份,故容易發胖。


5.     吃完飯馬上洗澡


飯後身體進行消化吸收養份,也經由血液循環送至全身,熱水造成血液循環加速,同樣也促進熱量的吸收


五、不良的飲食習慣


1.     吃宵夜


睡眠是一天代謝率最低的時候,所以……………


2.     吃完馬上坐下


血液循環不順暢,脂肪容易囤積,腹、臀、臂、大腿、坐姿消耗熱量少。


3.     三餐不定時,不定量


長期間處於飢餓狀態,若進食、熱量大部份被吸收,進而轉換成脂肪囤積體內。


延伸文章:



毎增加 一公斤 ,心臟和腎臟的負擔就會加重,尤其是膝關節,所以不可掉以輕心。雖然不是毎ㄧ個胖子都會有病,但是胖子比較容易生病,特別是慢性病和退化性的疾病。胖子的身體內堆積了過多的脂肪,脂肪會在淋巴管的內壁沉積,使血液和淋巴液的正常循環受到阻礙。影響到新陳代謝功能。因此,肌肉功能會因脂肪的增加而漸漸衰弱。過多的脂肪也會增加了心臟的負荷,減少了肺活量。由於脂肪過多,組織內儲存的許多有毒物質,使生命力減退,最後引發各種疾病。胖子的平均壽命比較短,人壽保險公司早有定論。


要減肥就必須返璞歸真,回歸自然,實施飲食養生,學習自我健康管理,才能過著健康幸福的人生。肥胖是營養和飲食不均所引起,最後造成腺體失常。奶昔含有身體所需要的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,能增進身體的基礎代謝,把身體多餘的脂肪移除,保留身體所需要的組織和瘦肉,能增進整體之健康。


以上文章取自返璞歸真(細胞營養學) p113~115 陳炳崧


細胞營養學--明日的保健醫學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哇係小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