檢舉

知己知彼可免痛得「不明就理」



 

 


知己知彼可免痛得「不明就理」


 

面對情感上的挫敗,其心裡的痛,有時真不是夜半哀鳴所能形容。然而,就算失戀的痛苦再難捱,愛的渴望仍會促使人們從失敗中求得更好的互動方式,讓自己不必總是透過描繪失戀的情歌來悼念逝去的感情。

 

經常有人在戀情失敗後,變得格外畏懼感情,並覺得自己是個情場上的失敗者,自信心也因此降到了谷底。其實,許多感情失敗的原因,並不是出在自身條件的好壞,而是基於對自己條件與特質的認識不清,才會在對方面前顯得笨拙或喪失魅力,導致成為情感上的弱勢族群。當自己的感情對應,因為始終捉不住對方的心而瀕臨弱勢,千萬不要一味地改變自己,否則,到時只會落得更可憐的境遇,卻仍無法讓對方出軌的心回頭。

 

究竟,我們該如何來經營自己的感情世界,才不致於總在愛情的對應中成為失敗者?其實方法很簡單,就是先捫心自問:你究竟了解自己多少?了解對方多少?這看似簡單的問題,正是許多感情失敗者不斷忽略的關鍵,才會導致付出再多的努力都徒勞無功,甚至加速感情的失溫,徒留「不明究理」的心碎與痛苦。

 

雖然「了解自己」是我們經常探討的課題,卻無奈地發現:許多自以為很了解自己的人,根本不太懂得面對自己。有些人失戀後,總是將一切的錯都怪罪到對方身上,自己則成為典型的受迫害者,每天找朋友控訴對方的不是,甚至挾怨準備伺機報復;有些人失戀後,因為突然多了許多寂寞的時間,遂變得格外依賴朋友的陪伴,甚至透過狂歡、酗酒來麻痺失戀的痛苦,最後又莫名其妙投入一段新戀情才能從痛苦中解脫;還有些人失戀後,會偏執地轉而不再相信愛情,並開始全力地武裝自己,導致成為永久的失戀人,覺得自己與愛情無緣而自怨自艾…。

 

‧所戀非人,情路坎坷難免

 

其實,一段感情的失敗,並不代表誰對誰錯,只能證明:這樣的對象並不適合自己,或自己不適合對方。既然是「不適合」的感情,放掉了反而是件好事,何必要因此而扭曲了自己的感情,讓自己變得在感情中更加盲目呢?

 

經常看見許多「貌合神離」的情侶,始終處在關係緊張的互動中,卻又不甘心放棄這段「苦心經營」的感情,導致感情的互動充滿壓力,甚至流於面子之爭,成為「食之無味、棄之可惜」的隔夜飯。每當看見有人的感情談到這般田地,心中總覺得特別難過,不知他們為何寧可留著相見兩相厭的情感,也不願花些心思來溝通或設身處地為對方設想,實在讓身邊的人感到相當無奈。

 

有人說,「愛千萬不要給得太多」;否則,就會被對方吃定了。這其實是相當錯誤的觀念,因為不會有人不喜歡「被愛」的感覺,除非對方的愛完全一廂情願,或給得充滿壓力、脅迫,才會讓對方覺得想逃避,甚至完全不領情。

 

事實上,許多感情失敗的人,總是容易犯下「識人不清」的錯誤。然而,所謂的「識人不清」,並不是因為自身的判斷力與觀察力有問題,而是因為不了解自己的特質適合與哪類型的人相處,總是迷戀「不適合」的對象,難怪感情路上走來坎坎坷坷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哇係小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