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半身肥胖怎麼減??


 

下半身肥胖的類型分三種:
肌肉型──

首先,雙腳直立,然後惦起腳尖,回頭看看腿肚的部位,若有肌肉突出則表示是屬於肌肉型,可能是經常運動或走路時用力不當結果。因為此類型體質的人,本身肌肉已十分發達,故絕不能以一般運的方式來使下半身纖細。


此時應儘量避免再度過量使用肌肉、刺激肌肉,使肌肉細胞漸漸萎縮、變細後,再以揉捏方式的等長運動來調整肌肉。但應注意因等長運動未移動關節,亦未使肌肉拉長或緊縮,消耗熱量非常少,所以飲食的熱量來源應相對減少,免得出現皮下脂肪取代肌肉的情形。


脂肪型──

皮下脂肪較厚,有肥胖傾向,通常是運動不足的人。


此時應減少食物中的熱量,及加強下半身局部的柔軟操兩方面同時進行,才能藉由皮下脂肪減少及肌肉的緊繃來改善下半身的曲線。此外,高糖、高油脂的精緻食物應絕對避免,因為此類食物會使體內血糖在短時內快速上升,導致胰島素分沁量增加,而促使脂肪的加速堆積,形成下半身肥胖的根源,不可不慎!


水腫型──

人體中約60%是水份,水腫型的人是因為細胞的新陳代謝遲緩,體內容易屯積多餘的水份。它的特徵是看起來浮腫,肥胖部位鬆垮、軟綿綿,到晚上腳就容易浮腫,且會手腳冰冷。面對這種虛冷症所導致的問題,可以冷熱水交替沖腳部的方式來改善。


首先,把身體洗乾淨,在最後出來前讓身體充分溫熱,接著對腳部沖洗大量冷水,直到無法忍耐為止,再對腳部浸泡熱水,直到腳完全溫熱後再沖冷水,如此反覆三次後,再把身體泡進浴缸,直到身體溫暖後即可。


若無法忍受冷水,至少要走出浴缸,把身體擦乾後,再進入浴缸,如此反覆三次,亦可改善因新陳代謝、循環不良所導致的腿部浮腫現象。


平時亦需注意腰部的保暖及口味清淡,才可減低腎臟負擔。腎臟功能逐漸提高而促進新陳代謝,就可排出多餘水份及老舊廢物,下半身循環良好,自然可擁有纖細苗條的下半身曲線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哇係小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